在中國,租車非常困難。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要想租一輛汽車,顧客需要先交納大致相當于車價的押金,比如10萬元或者20萬元。這主要是租車的人和租車公司之間互相不信任的結果。鄭州的一些出租車公司甚至規定,只要租車的人交納10萬元押金,可以免費租車一年。出租車公司將押金投入房地產或者股票市場,希望利用租車的方式積聚資金或者“攜款潛逃”。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租的很多車都是廢舊汽車,安全性能較差。而且,由于各地方的保護主義政策,租車公司很難發展跨地區的連鎖經營,租車的人也很難異地租車。高額的租車押金、租車用途的本地化和租用汽車的質量問題,必然推動更多的人購買汽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汽車,租車市場就會呈現萎縮化狀態。
如果出門旅行的人很多,人們就可以將客車和司機連帶租賃。這經常發生在各種單位組織旅游的情形。由于租車業不發達,中國人出遠門旅行,就只能選擇開自家車、單位的車,或者坐飛機、擠火車。高速公路收費一直困擾著開車旅游的人們。比如,從天津開車到海南,單是過橋費和路費就高達3000多元,比汽油費和住宿費都還高。這樣,高速公路收費,就將大量的開車人群趕到飛機場和火車站。所以,租車市場的萎縮和高速公路上收費,最終繁榮的是鐵路公司和航空公司,抑制的是租車市場的發展和跨地區的連鎖經營,甚至二手車市場也得不到發展。
由于市場經濟發展階段的差異和交易費用的巨大差別,我們看到,美國的租車業非常發達,中國的租車業非常落后。對于美國來說,每一位會開車的人都是一位潛在的租車者。對于中國來說,每一位擁有汽車的人,就會減少一位潛在的租車者。由于租車費的昂貴和不擁有汽車的人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那些沒有車的人租車的概率就不大。造成這一奇特租車現象的根源在于,收入水平較低與信用的普遍缺失密切相關。當一輛車的價值相當于普通人三五年的工資時,人們卷車潛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由于追溯丟失財產的成本太高,租車公司就只能采取抵押和高額租車費的政策,猶如銀行需要新創辦的企業提供抵押品和高額利息一樣。高昂的租車成本和損失押金的可能性最終將租車市場壓縮到萎靡不振的狀態。我們相信,隨著高速公路收費的減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信任的確立,中國租車市場必將迎來一個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