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租賃是世界發達國家最重要的中短距離出行方式之一,尤其在汽車銷售量較大的美國、歐洲等地,大型汽車租賃企業更是以超過當地汽車銷售量25%的車輛供應能力,為民眾提供了相當大份額的出行服務選擇。
美國最大的汽車租賃企業自有車輛超過90萬輛,第二和第三位也各有30萬輛以上。歐洲更是出現了運用金融資源的優勢,使有的汽車租賃企業達到上百萬臺車輛的規模。
反觀中國,目前對汽車租賃行業定位不甚明晰,有關部門常用一套老舊的交通運輸業規則來管理汽車租賃企業,使得這一行業的發展難以“放開手腳”。
比如,汽車租賃公司經常會碰到租車“失蹤”的報案。有時候,確實是承租人使用不當而遭行竊。但更多時候,如同上述案例,是一些人故意從汽車租賃公司騙得 車輛,通過地下渠道進行變賣獲利。碰到這種情況,汽車公司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部門往往定性為經濟糾紛“一推了之”。這種處置方法明顯缺乏威懾力。為此一 些行騙人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們覺得行騙成本太低,等你拿到足夠證據,大不了賠償損失罷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的信用體系不健全,導致了客戶優劣很難鑒定,用戶信用狀況的不明使得租賃公司在開展租賃業務時不得不小心謹慎。
為此,一些企業為了盡可能地保護自己少受損失,在出租車時,尤其是出租一些高檔車時,手續弄得十分繁復,租賃人不但要繳納相當數額的押金,甚至還要有擔保人,讓租賃人感到不勝其煩。有時就因為這個“煩”,把好端端的一筆生意給嚇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