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租賃行業發展已近二十年。早期的中國汽車租賃行業主要是面對外企、大型國企等企業用戶。真正大規模投入個人業務的也是近幾年的事情。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和中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和出行需求也相應提升。這為汽車租賃行業的規模化發展創造了基本條件。
2006年以后,隨著電子商務等科技手段的不斷投入,中國汽車租賃行業才開始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8年,多家企業已開始全國化發展布局。越來越多的商務人士和個人在享受著汽車租賃帶來的便利。
代駕,這種國外已十分成熟且能充分滿足社會需求的新興業務也逐步進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中。當出席重要商務活動、會議,初到新城市又不熟悉路況、國外友人成為這項業務的主要用戶群。
由于汽車租賃業在我國仍舊屬于新興行業,還缺少專門針對該行業的立法規范。1997年頒布的《汽車租賃試點工作暫行管理辦法》曾提及,“汽車租賃為實物租賃”;1998年交通部和國家計委聯合發布的《汽車租賃業管理暫行規定》又下了一個更嚴格的定義:“汽車租賃是指在約定時間內租賃經營人將租賃汽車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賃費用,不提供駕駛勞務的經營方式。”雖然在《行政許可法》頒布之后,這兩個行政法規被交通部宣布廢止,但它至今仍被誤認為是對“汽車租賃”的一個官方界定。
橫亙不去的問題在于,按照中國2004年開始實施的《道路運輸管理條例》,從事客運的公司必須申請經營許可證。而唯一能夠同時合法出租汽車和司機的則是出租車公司。
好消息是國家交通運輸部日前放出風聲:除了剛剛發布《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汽車租賃服務規范》、《汽車租賃業等級劃分》等配套政策也將密集出臺,其中《汽車租賃服務規范》已申請國家標準。